平阳十大标志牌坊古建筑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种类繁多,按旌表对象分,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
1昆阳镇坡南街“师儒侍养”牌坊
“师儒侍养”牌坊位于平阳县坡南街,面南而立。
郑思恭(1566-1646),字允之,号太和,明平阳坡南人,万历十四年岁贡,选授永康训导,捐俸添置教具,赈济贫困生员。后升蓝山教谕,因父应祥年迈,辞职回家侍父终身。浙江右布政使姚永济、温处兵备道米万钟特为建坊。在家二十余年,著有《易学金针》、《东昆先哲录》等忧世之作26种。清兵进入温州,思恭拒绝剃发,留书明志,不食而死,远近士大夫皆哭以诗,永嘉王志彪诗云:“谁为朝廷存冠履,广文先生一冷官!”,“孝子之门忠骨劲,肯教剃发乞余年!”“昆阳山里盛薇蕨,歌罢吞声洒碧血!”
牌坊花岗岩制成,4柱3间楼式仿木结构。通面宽5.5米,高6.5米,每柱前后原有石抱鼓,后毁,柱头上置石刻狮子一尊。明间上下和次间阑额正背面装有龙、凤、狮、麒麟、人物等青石镂空雕饰板。明间阑额镂雕双龙戏珠,双龙腾空而起,目睛怒张,尖瓜锐利,尾梢刚劲,如在空中游动,堪称杰构。匾额南面刻“世沐恩光”,北面刻有“师儒侍养”,均为正楷阳文,牌坊上置石刻叠涩斗拱,拱底用悬柱承托,坊为悬山顶式,屋面雕有瓦垅,作出筒瓦式样。1996年列为平阳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位于昆阳镇城南街道上,座北朝南,始建于明万历甲申(1584)年,系时任浙江右布政使姚永洛、温州兵备道米万钟为表彰郑思恭孝思而立。该牌坊为四柱三间,仿木造,以花岗岩或青石打制出方柱、额枋、斗拱、雀替等构件,额上镂空雕刻有龙、凤、麒麟、狮、人物等造像,屋面作筒瓦样式,悬山顶。整个建筑做工考究,工艺精湛,保存完整,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昆阳镇解放路北门贞寿牌坊
该牌坊系清光绪十七年清奉政大夫黄逸园妻子林氏寿登102岁奉旨而建贞寿之坊,在平阳金钱柜KTV(水闸)附近,好像是原来被破坏了,现在趁旧城改造给补起来。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光绪十七年:1891年,比平塔还晚几年,历史算是比较短了,
2010年8月,县城北门因旧城改建被拆的贞寿牌坊昨天重新安装。据记载,清朝奉政大夫、平阳人黄逸园去世后,其妻林氏102岁时,皇帝颁发圣旨,为其祝寿立坊。修建后的贞寿牌坊基本保持了旧貌,并增加了圣旨碑志。图为整修重装后的贞寿牌坊。
3万全镇宋桥章底村明代杜整“登科”牌坊
2010年,在瑞安、平阳两地共同努力下,一座迄今有545年历史的文保单位“登科坊”经过全面修缮后正式落成。据悉,两地文物部门合作维修古建筑工程,并由村民集资修缮的文保单位在全省尚不多见。
登科坊(又称杜天宫牌坊),为3间牌楼式木石结构的牌坊,面阔8.35米、深2.32米,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为杜整中乡贡进士而立。杜整是平阳万全人,成化十四年登进士第,十五年升福建布政使,当年5月卒于杭州,为政秉公廉洁,忧国爱民。“登科”牌匾为明初书画家任道逊所书,在建筑与书法艺术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登科坊历经多次修理,在“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1982年被列为瑞安第一批文保单位,1984年因地域调整被划入平阳境内。
此后,当地的杜氏后人擅自对牌坊进行了维修,但由于许多部件均用钢筋水泥制品替换,使牌坊面目全非。
随着村民文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对牌坊进行全面修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去年10月份,瑞安平阳两地的杜氏后人共同集资20多万元,在文物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由专业古建筑施工单位历时2个多月对牌坊进行了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尽可能利用遗存构件,以充分展示牌坊的历史文化价值,登科坊基本呈现了原貌。这座“登科坊”横跨瑞安杜山头和平阳瑞阳两个村,经过重新修缮后的牌坊焕发出古朴的风采,还铺设了花岗岩白石板地面,修筑了铁栅栏。
同时,两地文物部门都把登科坊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加强保护。
4万全榆垟浃口村正节坊
正节坊座落榆垟浃口村。至今保存完好,字迹清晰。牌坊上书“‘圣旨’‘正节’”。雍正十三年(1735年)姑洗月吉旦。处士余上栋妻陈氏立。”处士上栋公,德高望重,正气凛然,高风亮节,里人敬仰,千古流芳。
注:古时称有才,有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德盛者也,称处士.姑洗月吉旦,农历三月初一
5 鳌江镇蓝田村节孝牌坊
6 山门镇大屯村“浙南烽火”纪念牌坊
2011年,“浙南烽火”纪念牌坊落成典礼曁寻根浙南·大屯行活动,在平阳县山门镇大屯村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温州市新四军研究会代表,在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驻地,见证了这一光荣时刻。
典礼上,粟裕同志之子、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粟戎生,亲自为“浙南烽火”纪念牌坊揭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邓淮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少将张光东,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会长、少将袁振威,国务院秘书局副局长黄寒冰、副市长仇杨均等出席典礼。
平阳作为浙南重要的游击根据地,曾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红军挺进师、中共浙江省委的活动中心。如今在平阳的北港地区,仍留存着刘英、粟裕、曾山等同志的许多革命史迹。1938年3月5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平阳县大屯村召开扩大会议,史称大屯会议。会议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传达了中央关于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的重要指示,并与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省委组织部长粟裕等人,一起研究了浙江党的工作、闽浙边抗日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及北上抗日等工作。
在父辈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粟戎生动情地说,新四军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合编成的,是一棵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的大树。大屯地区所在的浙南游击根据地,就是其中的一条根。这次的寻根活动,是因为父辈大多数是新四军老战士,都有着深厚的新四军情结。来寻觅当年父辈的足迹,是继承发扬铁军的革命传统。
粟裕同志与温州这块土地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意,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时常关注这些地区的发展,多次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当地经济建设的支持。他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部分骨灰埋撒在温州市区、平阳等地,和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一起。
典礼结束后,粟戎生一行在山门镇粟裕同志骨灰敬撒处献花篮并行三鞠躬礼。此后,参观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挺进师陈列馆和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7水头凤卧后堡村贞节牌坊
喜来乐农庄不错,是省级农家乐特色点,房子建得挺别致,最近这里也对外学习新菜,烤全羊做得很红火。农庄周边的风景很是漂亮,农庄后面施氏宗祠边上还有一个光绪年间立的、前些年重修的贞节牌坊
8 万全镇宋桥三都王村纶褒世节牌坊(明朝年间所立)
9万全镇宋桥林庄村升平人瑞牌坊
10万全镇宋桥金宕村正节牌坊
11 瑞安林垟林南村林氏节孝牌坊(清嘉庆年间所立)
平阳商家网信息部
2015年5月2日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