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划建设平阳生态园推进子项目的建议
材料一.
温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近日,市政府印发《温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未来几年时间里,我市将重点培育扶持生命健康产业,引进一批著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培育出一批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将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成为一大支柱产业,其中,重点就是充分释放养老产业潜能,让更多的人老有所养。
打造度假式养老服务基地,我市发展养老产业不仅有资本优势,更有自然资源优势。
规划提出,为满足一部分高消费的群体对个性化养老的需求,未来将发挥我市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底蕴的优势,重点在改造好的山地、湿地公园周围以及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以养老地产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建一批老年公寓、养老城、老年农庄、特色生态老年休闲区,为老年人提供候鸟式度假养老服务,打造国家度假式养老服务消费洼地和示范区。同时,鼓励在全国乃至国外适宜养老的城市,发展连锁性度假式养老服务基地,构建集老年旅游、老年观光、老年养生、老年保健、老年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式养老服务网络。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养老综合体品牌,建设国家标准的养老综合体和区域运营中心或区域总部。
材料二
温州生态园由三垟湿地和大罗山组成,东靠龙湾、南接瑞安、西连瓯海、北依鹿城,正处于温州大都市构架的核心,被誉为温州城市的“绿心”,总用地面积130余平方公里。其中大罗山117平方公里,界于瓯江和飞云江之间,是温州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有城市“绿肺”之称;三垟湿地约13平方公里,有城市“绿肾”之称。包括瓯海区、龙湾区、瑞安市“两区一市”共13个乡镇(街道),73个行政村。生态园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态、自然、旅游和历史文化资源,大罗山有仙岩、瑶溪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茶山、天柱两个市级风景名胜区,500多处自然人文景点,被古代道家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三垟湿地由大小161个岛屿组成,具有独特的水网湿地景观,小岛千姿百态,小桥古朴典雅,素有“浙南威尼斯”的美誉,州大都市区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加快温州生态园的开发、保护和建设,对于提升温州城市品位,改善百姓民生,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管理,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生态园管委会紧紧围绕打造生态调节中心、生态教育中心、休闲度假中心,全力推进做好“搬迁、治理、建设、保护”文章,生态园整体形象初露端倪,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材料三
记者:三垟湿地公园现在建设情况如何?
金叶斌:三垟湿地公园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三大亮点区块之一,正按照“一年大攻坚、两年出形象、三年展新貌、四年大开园”的要求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开展了项目建设、旧村拆迁和土地征用三大攻坚。加快项目攻坚,目前五福源公园、福滋公园、西出入口、北出入口景观和小水潭生态观鸟基地已完工,东岸垟公园、乡土植物园、马屿垟旅游配套中心和湿地一期主环线正加快施工。加快拆迁攻坚,三垟湿地的张严冯和樟岙旧村搬迁已全面启动,目前张严冯村已签订协议87.3%,腾空57%;樟岙旧村已签订协议87.5%,拆除旧房79.1%。三郎桥片一期安置房80万平方米除涉及电力铁塔迁移的安置房外,其他拆迁安置房已基本结顶,二期安置房40万平方米也在加快项目前期,即将开工建设,做到先建安置房再进行旧村搬迁。加快征地攻坚,计划对三垟湿地7330亩集体农用地进行一次性“农征农”,目前已得到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启动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力争明年“农征农”政策能够取得突破。
此外,2015年我们要以湿地一期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园林绿化、安置房等项目建设,要竣工湿地北出入口等五大项目,续建湿地一期主环线等八大项目,开工建设三郎桥片二期安置房等十大项目,全面掀起项目开发建设高潮。
记者:市民们非常关注三垟湿地公园建设中如何保护湿地生态?
金叶斌:当前因频繁的人类活动、过度的外来干扰,湿地生态系统“超负荷”,生态功能日渐退化,据专家调查,三垟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仅为理论价值的16.4%,急需进行积极的人工正向干预恢复生态系统。近年来,我们在湿地公园建设中一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启动湿地内9个旧村的整体搬迁工作,现在三垟湿地里的户籍人口1.5万人,实际居住并对其产生影响的人口达到4万人,我们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搬出去”,通过转产再把部分村民“转行”守护湿地公园;另一方面,加强湿地生态保护整治工作,开展河岸生态驳坎、底泥清淤和生态景观修复,完成25段湿地河道外源拦污,加强河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湿地治水工作,开展治水示范工程,湿地水环境已得到持续改善,努力争创全市治水示范区。此外,湿地公园在建筑体量上“做减法”,通过旧村搬迁进行改造保留精华的部分,并将其特色进行发挥。
积极开展河岸生态驳坎、河道清淤疏浚等,做好水体修复和湿地修整工作,使三垟湿地治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要尽快完成对湿地范围内集体农用地采取土地只征不转政策(即“农征农”政策)有关手续,全力强化要素保障“
今年,三垟湿地公园要全面启动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工作,计划实施项目28个,完成投资11.5亿元,其中竣工湿地北出入口等5个项目,续建湿地一期主环线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三郎桥片二期安置房等14个项目。重点推进湿地一期公园大建设,加快一期主环线园路建设,开工建设串联湿地一期公园八大景观。加快中兴大道延伸段主体工程建设,同步开工建设三郎桥经一路、黄屿经三路等道路建设。完成湿地“一片一线”,即一期游线示范河道片区和瓯海大道南侧沿线生态河道治水示范工程。
今年,三垟湿地公园要推进湿地7300亩集体农用地“农征农”(将集体农用地征用为国有农用地)工作,力争湿地7300亩一次性“农征农”成功报批。加快推进安置新区建设和安置工作,完成已签约拆迁户的摸文认购,注重三郎桥片安置新区教育、医疗、商业、社区服务等配套建设,要建成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农房集聚样板区。
“农征农”政策,针对的是三垟湿地内除2020年前落实建设项目的地块之外的剩余未征农用地。
2、征收完成后,土地性质将变更为国有,用途仍为农用地。其生产经营优先考虑被征地农民
1 建议平阳可以规划平阳生态园。
借鉴《温州生态园总体规划(2014~2030)修编》地处平阳都市圈构架的核心,由万泉湖湿地,古盘山和环古盘山谷地海湾组成,包括万全镇(榆垟社区宋埠社区),昆阳镇(练川社区城南社区),鳌江镇(墨城社区西湾社区),被誉为平阳城市的“绿心”。启动《平阳生态园总体规划(2015~2030)》
符合省级森林城市的申报,古盘山森林公园为切入点的平阳生态园看点打造省级森林城市。舟山市在“创森”工作中提出打造“山、海、城、林、绿”于一体的“群岛型森林城市”总体目标,确立了“一带、三组团、四边、多点”的森林生态系统格局。需要平阳借鉴的.
平阳生态园可以规划一主一次,以古盘山森林公园为环状的主中心,以南雁荡山风景区为环状的次中心,大力推进旅游生态事业
把万全刁鹰寨公园,万泉湖湿地公园,万全生态住宅区,城南龙山公园,城东公园九叠河湿地公园,西湾风景旅游区,古盘山森林公园纳入到平阳生态园主中心,一次整体规划,统一招商,分步实施
|
2建议在万全镇榆垟社区万泉湖湿地公园打造度假式养老服务基地。
万全镇榆垟社区万泉湖湿地公园处于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重点招商以养老地产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建一批老年公寓、养老城、老年农庄、特色生态老年休闲区,为老年人提供候鸟式度假养老服务,打造国家度假式养老服务消费洼地和示范区。构建集老年旅游、老年观光、老年养生、老年保健、老年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式养老服务网络。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养老综合体品牌,建设国家标准的养老综合体和温州南部区域运营中心。
3 成立平阳生态园集团作为投融资平台,采用ppp方式,(可以统一到温州生态园集团平台,成立温州生态园平阳分园管委会)。选择万泉湖湿地公园区块作为平阳农征农试点,把万泉湖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平阳城市都市转型的切入点。这点可以向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取经,
作为打造“美丽田园”品牌的项目,上报市级争取资金支持。作为平阳万全昆阳鳌江萧江供水的水源调蓄民生工程。作为平阳五水共治和滨海城市的重点项目湿地公园。把万泉湖湿地作为平阳第一批县级湿地名录。作为浙江省“五水共治”防洪水项目推进。作为平阳生态园的节点项目。(余斯雷2015年4月10日)
平阳商家网信息部
2015年4月12日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