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yaya2017年4月24日说评
昨天就发现这个问题,设置导向等候区域,可是左转和直行一个车道,可是灯控又是独立的,导致一部分人迷茫,包括我。今天一早才把左转单独出来,所以昨天根本就没有完成这项工作就扔那里,不走心啊,好多年前瑞安把左转放中间车道 可是每个路口现场放牌,现场指挥宣传的,虽然很多城市都这样都这样设置,可到地方还是有责任做这些事的,可是果然堵了,设置缓候区是为了交通顺畅,可是你为了设置区域而设置,南北车流是多少?
精品文章,多少年还是依旧,。把昆鳌大道的全都面貌一点没改变,车站大道的超载,工程车。不是最高峰期 已经国际南已经堵到柳下了,快点研讨改变了!南北方向不适合待行区,左转只能加直行,东西方向可以。
科学指导 合理布局
待行区的设置是根据充分利用路口空间原理来进行设计的,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路口通行效率,进一步缩短信号灯周期,减少车辆、行人等候红灯时间。
“简单的举例来说,如果待行区内每个车道可停等候小型车3辆,一般路口每个方向三个车道共有12条车道,每个信号灯周期可多通行36辆小型车,按每天高峰时段平均周期100秒计算,则从理论上讲每天高峰时间4个小时内可多通过5000多辆小型车。”县交警大队秩序中队队长简书志告诉记者,充分利用好待行区,可以有效缓解高峰期路口拥堵现象。
在我县第二个待行区的选择上,县交警大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鳌江车站大道与兴鳌中路路口范围较大,具备设置待行区的条件,再加上之前为了保障非机动车的路权,县交警在车站大道非机动车道设置隔离墩禁止机动车通行后,车站大道机动车道内流量明显加大,高峰时间易导致拥堵。因此,为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流量压力,提高道路口通行效率,县交警大道决定在这个路口设置待行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路口改造中,县交警大队充分考虑到了群众多次反映的无法绿灯时正常横过车站大道北口人行横道线的问题,并进行了科学的调整。
据了解,原本是南向三个车道来车,北口两个车道消化过慢导致车辆滞留,而紧接着西口流量较大的左转弯车辆又驶至北口,造成在北口行人常常遇绿灯也无法通过人行横道的情况发生。通过这次路口待行区的设置,县交警大队将直行和左转车辆分相位依次通行,在南北向左转弯(流量较小)开始至东西向直行绿灯结束的时间段,为东西向行人绿灯通行时间,行人横过道路通行难问题应该可以解决。
此外,待兴鳌中路东向断头路打通,车流量发生变化后,县交警大会将对此再行调整。
目前这个模型只是按单个路口理论车流量来比较通行效率,而不是车站大道整体车流消化,南北直行和左转分道变两道直行看时解决了南北口的入流拥挤,却大大延长南北车流线,导致前方与后方的灯控区拥堵打结,本身大道上灯控路口多 距离多。另外本身目前公认的东西方向的车流还不是很大,就浪费一个车道分流南北车流。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要有足够的整体车流数据,和该路口的独立车流数据来模拟佐证这个设置,而不是为了设置而设置,或像自己表达的应该能解决。还有什么北口的为了交通局进出车流 退后了停止线,你看到时候很多出来的车肯定要逆行了
网友盈蜂浪蝶2017年4月24日说评
如果没有解决国际路口到园林路口这一段出城车辆堵路的问题,感觉设置待行车道还是比较悬的。
万一国际北路口堵住了,西路口两条待左转车就拦在路口出不去,直接拦腰截断了车站大道的车流,导致车站大道北路口的车更堵。
如果水管粗,笼头小,可以换个大笼头,增加水量,如果下游是个小水管,水量小,加大笼头又有什么用呢,反而更堵
设置待行车道可以提高车流量,如果下游的路都不通,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设置待转的前提是路通,路网建设要跟的上。这个病根,还是出在国际到园林路这一段,靠国际这边的出城车道太少。
解决方法
1.移除瓯南大桥往火车站,南往北方向,国际到园林路这一段的绿化道,增加一个车道
2.增加曙东路往鸽巢路方向的分流能力
3.增加路网建设
平阳商家网信息部
2017年5月4日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