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谷洋的河鱼
平阳网友/平土匪
小船轻摇叹时光,老屋斑痕留苍桑。
隔河有女水边濯, 鱼虾上桌全村香。
老家的风景,没有城市里漂亮,在我心沉淀的很美。因为里面洒下的全是祖辈们的汗水;老家的小路,没有城市里宽阔,但走在上面很舒服。因为不用担心拥挤与汽车尾气;老家的人,虽然很多我都不认识了,但我感觉很亲切。因为他们都知道我的名字;老家的小河,很寂静,但我感觉很温馨。因为鱼儿在水里朝我眨眼睛……我爱——我的老家谷洋,尤爱谷洋的鱼与虾!
以前谷洋的水挺干净,清澈见底,能分辨清楚河底的是1分还是5分的硬币,几步路就随处可见水埠阶梯,皆用麻石铺就,乡亲们在麻石上洗衣服、洗菜,田地里干活回来洗农具、洗脚,当然少不了的是闲聊,貌似我们老屋的新闻发布会,荤素的笑话可少不了,惹新媳妇们红了脸,惹老媳妇们哈哈大笑,我们小娃们在一旁不懂非懂的傻笑着,乐呵着。
谷洋的鱼,肉肥少刺味鲜美,入口即化,让嘴巴欲罢不能,方圆十里远近闻名。想吃鱼必先学会游泳,儿时的夏天,不会水的我们偷偷从家里搬出板凳或者卸下门板,或者抱出船浆丢在河里,抱着游,游着游着就会了。没人教你,多呛两口水就学会了,大人们都这么说,果真是那样,我就是这样学会的。学会了游泳,大人们便放心娃们在河边戏耍。于是我们就拿出自己就地取材做的鱼杆来钓鱼钓虾,无非是从老屋的竹林砍一条细长的竹条,用菜刀把竹叶削的光滑,再从母亲的抽屉里翻腾出缝衣服的针,在蜡烛上烧红,弯成钩,系在尼龙线上,这样便有了鱼杆。再从灶台的边檐找些剩饭粒当鱼饵,兴冲冲的跑河边开始钓鱼了,每次都能收获大小不一的各种鱼儿和老虾。赶紧拿回家杀洗干净交给母亲,让母亲在灶台的大铁锅里放在米饭上蒸,就简单的洒些酱油和老酒,等饭煮好了,鱼儿也熟了,当鱼儿端上桌的时候,最亮的是我们的眼睛,最爽的是我们的嘴巴,偶尔也能把自己的舌头也给吞进肚子。尤其在年终将至的时候,更是捕鱼的黄金好季节,四面八方的人从各地汹涌而来,争先恐后的抢着来买鱼,你抢个几十斤,我抢个上百斤的买,洗杀干净后和酱油肉一起晒干,当年货来招待亲朋好友。当大家品尝着白眼烧,吃着谷洋的鱼,都夸一声:这鱼,味道真好!于是主人倍有面子,客人吃的更尽兴,客人临走时,还念念不忘的嘱咐,来年多备些鱼干,我们吃了还要带回家。
几经风雨,现在门前的小河,早没有以前的干净,各家都有了自来水,再没人在水埠阶梯的麻石上洗衣洗菜,甚至洗脚人都嫌脏了,也就少了河前闲聊的热闹。小河早就承包给私人,再也没鱼分了,更没有小孩敢下去游泳了,家家的小孩现在都是旱鸭子。
很多东西都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美好的东西渐行渐远,而我们,只能回忆……惟有回忆,仍然鲜活。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