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我们走进西湾
温都博客/叶秋文
观光采风,某些风景,需要先用感观记忆,再慢慢地用心沉淀。玩海与游山玩水相同,经常会遭遇似曾相识的景观,但所处的环境不同,气候不同,自然也就有了各自独特的魅力,就如我们作协的文友们赴平阳的西湾海边之游。
夏日七月的周末早上,我们出发,自文成县城起程,前往平阳的西湾海边纵情玩海。正是多云好天气,水墨通山,一路青山秀水。车刚出平阳与文成交界的山洞,就下起了细雨,沿途如烟染般的氤氲,深得江南山水之神韵,唯一少了七月明艳的阳光,颇有美中不足的遗憾。但想着美景在后,海味在前,或许雨中玩海会另有一番雨趣,大家的心里倒也释然了。
车行约半小时,途经平阳的怀溪,先解决午饭问题,午餐的主食是名噪温州一带的怀溪番鸭。大家吃毕午饭,立马又向海而行了。
据知情人士介绍,西湾近年来声名远播,是温州附近人们“玩海”的新去处。它距平阳县城昆阳10.5公里、温州57.5公里。西湾是泥质沙滩,湾多、滩广、洞幽、礁岩密是其特色。许许多多的岩礁组成了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假山"盆景,我国的所有名山秀峰,几乎都可以在此找到它的浓缩版。而每每落潮之时,西湾的海滩前是一望无垠的海涂,背后礁岩纷布,是观潮、捉小海的好去处。海边附近,有众多的深潭幽谷,极其罕见。据悉,西湾海涂面积有近八万多亩,在海涂上拖板、涂上飞等,都是富有渔家特色的游览活动。
文人就是文人,三句话不离文学,一路上以对对子为乐,或雅或俗,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笑声不断,外向的人淋漓尽致地畅谈,内向的则偷着乐。这可是一群精神贵族,这就是放松,这就是旅游的快乐!文人与开心相约,有种特别的感染力。
从怀溪行来约一小时余,将近西湾,冷不丁,红嘴白羽细长脚的海鸟撞入眼帘,它们有的在海边的绿色洼地里悠闲地觅食,有的在轻松地漫步,有的在优雅地低飞,它们让我们这些见惯了山间小鸟的人眼前一亮,惊呼起来。随后,空气越来越清新怡人,视野越来越开阔,我们知道,我们越来越接近大海的怀抱了。当中巴车开到公路的尽头,突然,眼前就出现了好大一片海!近处宽阔的海滩与远处宽广的海面,和广博的天空构成了一幅淡雅、清远、层次分明的巨型水墨画,有三三两两别具特色的绿色帐篷点缀其中,据说那是海边海鲜美食大排档。久居闹市的我们,见到了海,就像脱胎换骨似地,有一种久违了的心的悸动。深吸一口清新的海风,身心,立刻轻松舒畅。
听来过西湾的文友说,夏天来到西湾,可以赏海景、品海月、听海潮、吹海风,可以玩滩涂、戏海水、捉海蟹、尝海鲜,其乐融融。不想,一路行来,时晴时雨,惹人堪忧。
到了西湾,虽然仍与雨不期而遇,但大家依然玩兴盎然。或雨中游泳或海边玩滩涂,或摄影或赏景,痴迷于大海接天的空灵,痴迷于海风吟海的情调,痴迷于海浪逐沙滩的乐趣,文友们个个淋成落汤鸡一般,但依然不亦乐乎。而雨中的西湾,的确是一幅意蕴无限的水墨画,本就有如水墨晕染,轻纱薄雾的烟雨中,朦胧,迷幻,散发出更浓烈的水墨气息,且不说是烟锁西湾,还是飘雾笼海,都幻化出雨中仙境的缥缈与神秘。
傍晚,大家置身于海中别具海岛特色的海鲜美食大排档的帐篷,在准备吃海鲜之前,依然不让手中的相机闲着。身处海中,极目远眺,只见烟波浩淼,海天一色。望远处海滩深处,树影婆娑,奇石林立,偶有一、二渔船停留其上,更是装饰了海滩的风景。不敢妄言西湾的海水在调色板上的颜色,分明看见黄色的海面层层海浪追逐而来,却不料叠转而来的海浪竟如黄白相间的玛瑙般夺目。“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虽然,这西湾之潮来势没有刘禹锡《浪淘沙》中描述的钱塘潮般壮观,而此诗句倒也暗合了这一景象。而这潮声,分明是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里的感叹。叹海韵魅影美不胜收,叹自己贫瘠的想象,不能将大海的美尽收眼底。
文友中有专业摄影艺术家,也有业余摄影爱好者,行摄海陆,无论摄景还是拍人,大家都很惬意。神秘的海岛摇曳着烂漫的梦幻,在海洋如梦的情调里,梦如诗,幻如画,诗情画意妆点着如海的情结。
银辉处处,海风阵阵,海浪滚滚,海潮声声,伴随着浅吟低唱的海韵,在海鲜排档中大家一边吃着海鲜一边赏海,悠然自得。是啊,在如此景致中大快朵颐,岂不是尽享了人间奢华,赛过海上的仙人?
走进西湾,游过了西湾,见识了西湾的万千景象,欣赏了西湾的的迷离夜色,看过了千姿百态的海浪,听过了如交响乐般的潮声,明白了快乐所在。那来时的期待,那雨中的海韵,那归途中个个恐怖的鬼故事,那文友间温馨融洽的友情,都是生命里留白的印迹,经年,将永久。
行笔至此,又沉醉在西湾的记忆里,沉醉在西湾那一海的诗情画意里。沉醉,如你,如我。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