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勾起童年的记忆
平阳/凌寒竹
我的童年,曾在一个山村度过,杨梅树随处可见。“乡村五月芳菲尽,唯有杨梅红满枝。”端午节前后,家乡连绵起伏的山坡上,一片片沉甸甸的杨梅挂满树梢,绛红欲滴,凝翠流丹。不禁忆起了海潮声澎湃的江南,看见了有一种花开含笑的声音,看见了有一种如美人容颜的果子,俏笑枝头,闪红烁紫、凝翠流碧间,引得文人墨客抛却金龟不思归。它便是杨梅。杨梅是一种神奇的果子,它的味道甘之如饴,却不是一甜到底。这种味道透过味蕾传达给我们的神经,激活了大脑里那种几乎可以传递记忆的东西,然后一种撩人心魄的滋味就如同历史画卷一样在我们的想象中展开。在这酷暑炎炎的夏日午后,凤仙花花枝招展,牵牛花花鼓齐鸣,摘杨梅的人们笑语盈盈,挑着篮子,背着竹篓,纷纷上山劳作了,于是,满山坡呈现出一派醉人景象:笑声溢满了空气,笑颜染红了天空。杨梅味美色鲜,像吹弹得破的芙蓉面颊。在枝头摇曳时,犹似一个柔情的女子在向远方的恋人挥动着一串串紫色的风铃。
岁月悠悠,对童年的回忆,如同银屏翻飞、闪现。那年正是杨梅红的季节,我的二哥就牵着我一块上山看守杨梅,山岚蒙蒙,似烟若雾,兄弟俩走入一片翠绿丛中,颗颗红满枝头的杨梅,闪红透亮,艳紫的梅果,“夜潮才落清晓忙,摘来颗颗含甘浆。”这是入夏以来,浙南山区杨梅果实累累如火如霞季节的特点,好一幅明丽色彩的画卷啊!正是《竹枝词,咏杨梅》: “梅子结时多好风,梅子青时三月中。梅子黄时梅雨过,杨梅已熟满山红。”的情景。我哥坐在杨梅树的枝干上,摘着颗颗鲜红的杨梅入篮,将最紫的抛下来给我尝个够,真甜。我哥也当然会想起,古人为什么那么热爱荔枝,何不品尝杨梅呢?他们只看到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苏东坡也对杨梅也有一番赞扬:“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二哥牵着我到一棵最大的老杨梅树下,看着树条如虬龙般拔地而起再向四周射出,长月形的叶子叠叠层层地覆盖在枝头,嗬,今年是“大年”,老杨梅结果更多,无数点点灿烂的红色,都在这青枝绿叶间闪动着,更有独立孤芳自赏的味道,有三五成群共挤在一起,有的红得发紫的,有的鲜红如血,有的则半露朱红羞答答地躲在叶后。二哥看着杨梅在其眼前,演绎着生命的灿烂,正是释放自己生命力量的时候。这时,哥弟禁不住攀上了另一棵老杨梅树,二哥是爬树内行人,我可不行,半天也爬不上去,只好靠着二哥牵手一臂之力了,二人上了树杈上坐好,伸手又是挑红的摘,一个个放进了篮中,真是享受着丰收!这时十分安闲,二哥继续讲着杨梅的故事。
当我在杨梅树爬上旋下,吃不够,玩不厌时,最后载着一个浑圆的小肚子下山、紫迹斑斑的衬衫,黑紫的手指,被杨梅刺扎得酸痛的舌头,但回味无穷。其实,闲时折一片杨梅叶子更可吹响江南的绿意,让那柳条依依,随风飘拂。
我感慨万千,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不怕马革裹尸,就怕生老病死、英雄迟暮。想想,天地虽大,也只有美景是不老的,每逢夏至前后,风景最是漂亮不过:杜鹃花事了,又见知了叫;满山映红,云霞流白,还有飞瀑流泉,琤琮作响,可谓是赏心悦目,连耳朵也着实地享受了一回。今朝杨梅红了,杨梅醉了,我想,在外游子,一杯梅酒把长长的乡愁抚平。天涯浪迹正是这杨梅是采不尽的乡情……每有客到,正应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往今来,赞美杨梅的人比比皆是,实在有若“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而事实也是如此,客人每每都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无有带着失望走的。(凌寒竹写于2016年6月9日,八十高寿,爱好书法等)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