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忆美猴王
平阳/陈金隆
岁月的眼眸不停流转,又聚焦在金猴身上。在众人欣欣然疯抢猴币之时,美猴王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那年,电视机刚刚被请入千家万户,从最初的黑白人生渐渐转为缤纷世界。欣喜与兴奋溢满了我们孩童的眼睛。就在大家对电视剧尚处于懵懵懂懂,更不必提评头论足之际,《西游记》闯入了我们不设防的心中,为精神匮乏的你我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每当听到中国电子音乐鼻祖《云宫迅音》的曲子,大家便如同士兵得令般纷纷齐聚电视机前。灵动活泼、充满正义的孙悟空便深深植入了每个人的心中,至今无法磨灭。
大圣身披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脚穿藕丝步云履,挥舞着如意金箍棒,洒脱自如,异常灵活,再加一声大喝,更是豪气冲云霄。世人都不禁折服于这既聪慧活泼又嫉恶如仇的美猴王,叹服于把它演活了的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出身猴王世家,生于上海,祖籍绍兴。其父六龄童是当时的南猴王。也是机缘巧合,1982年,杨洁导演带领摄制组挑选演员准备开拍《西游记》。六小龄童真的成为美猴王了。孙悟空这一角色是整部剧的重中之重,要演好它谈何容易。出演时,父亲送了1000张猴的动作照片,让六小龄童仔细揣摩,力求人猴合一。有“北猴王”之称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向他提议:“猴戏就是要让观众记住那双火眼金睛。”因为近视,眼睛看起来有点空洞的六小龄童天天抽空苦练眼神。白天,他盯着飞来飞去的乒乓球,眼球不停转动,愈发有神了;夜晚,他瞄准了灯,任凭光线射入眼睛,眼泪禁不住地流下也不停止。渐渐的,眼睛有了定力,不管看向哪里都让人感觉极有凝聚力。眼眸无比生动的孙大圣自然而然成了当时民众的第一偶像。
于是,中国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第一届电影电视十大明星奖以及中国第二届电视十大明星的冠军都垂青于六小龄童。此外,他还在其他电视剧中扮演过另外的角色。然而,在我们的记忆中,他就是孙悟空,大圣就是他。自幼学猴戏的他也深深眷恋这一角色,非常热爱“猴文化”,竭力收藏《西游记》不同国家版本的小说。经官方认证,在江苏省淮安市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中,总共展出了1508件与《西游记》相关的纪念品,成功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今年2月3日上午,六小龄童接过证书后激动万分,他期盼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西游文化的博大精深。
时光荏苒,六小龄童扮演的美猴王那灵动自如、聪慧不拘的形象如同那初恋总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怀念。他已经深深烙在我们的记忆中,见或不见,已经不重要……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