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为今”2015年2月15日发帖说评-平阳都市圈包括四大中心镇
温州1650
“1”指的是大都市核心区及其扩展区,即温州中心城区和永嘉原上塘镇,乐清市北白象、柳市,瑞安市塘下等;“6”指的是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6个副中心区域;“50”指的是除大都市核心区外全市共培育的约50个网络化城镇节点
浙江省温州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目标,1指一个主中心,范围包括目前鹿城、龙湾、瓯海三区外,向东将扩展到洞头和瓯江口,向北再吸纳瓯江北岸和上塘镇,这些地域将成为温州大都市核心区。其中,市本级三区作为这一核心区的中心,将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也就是说,三区内除个例外,原则上乡镇都要改为街道
6是指6个副中心,即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的城区,并吸纳周边小乡镇,发展成大都市副中心,原则上也实行街道建制管理。各主、副中心区,可根据城镇规划和产业发展实际建设功能区,设立管委会。功能区内可有若干个街道办事处,县(市)级部门还可在功能区内设立直属分局。
50即指通过对人口少、规模小乡镇的调整,培育一定数量、人口达3万以上的区域性中心镇,并结合农房集聚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最终发展为小城市,从而成为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节点。调整后,可在原乡镇驻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或过渡性办事处,过渡期为3年。对省级培育的中心镇及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即功能区管委会与镇政府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并在“区镇合一”体制下设立若干办事处
一主两副三极多点
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为重点,完善大都市区布局体系。要抓紧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修改,加快构建以环大罗山的温瑞平原为主中心,以乐清和平(阳)苍(南)为副中心,以永嘉、文成、泰顺县城为山区发展带动极,以中心镇为城镇化的重要节点的“一主两副三极多点”大都市区体系,形成以生态型为基底、以组团型为结构、以智慧型为支撑的区域经济发展紧密体和功能互补、统筹协调的共同体,不断巩固和提升温州作为全省第三大都市区的地位。2014年,文成、泰顺两县县城则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
1650到一主两副三极多点,有优化的方面,把瑞安全域取代永嘉部分区域纳入1更科学.比如6个到5个,具体优化成两副三极,明确5个中2个副中心区域包括乐清和平阳苍南都市圈范围(这点正确解读)。另外3个指永嘉、文成、泰顺三县县城,不足之处没有明确指出中心镇的数量,之前明确全市50个中心镇,对其他山区偏远的小镇来说也有发展机遇。比如平阳苍南除了五大中心镇都市圈外还有五个山区小镇。
取长补短,平阳城区还是平阳都市圈,需要明确包括万全镇昆阳镇鳌江镇萧江镇,实行街道建制管理,需要提前准备的。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