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县终于在高中阶段推行绩效工资,这些天,公办高中教师感到非常落寞,甚至气愤。他们觉得那么一点可怜的收入,无法正常养家糊口,于是,他们开始抵制周末上课,继而不参加晚自修坐班。他们想用这种无声的抗议来表达自己对生存的诉求。从制度角度考虑,这样的做法算是一种正常的回归。但是,教育的惯性告诉我们,管理突然缺位,一定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混乱和伤害。谁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表达诉求呢?
教师跟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功利利益。没有人可以要求教师牺牲生存权利来奉献一切,也没有人可以绑架学生发展权利来赢得利益。PZ近来的种种消极做法,似乎在表明一个事实:我活不好,你也别想好过。
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 绩效工资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应该对它负责?学生一定是无辜的。
2、 作为全县最好的学校,应该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去ZF那里争取支持,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乱局出现?
3、 人心一散,终难聚合;教师消极,学生咋想?
4、 家长是一支重要力量,为什么仅要让他们充当愤怒的支持者?或者把他们变成蔑视你的支持者?
5、 生存压力,你有我有。我们是要公平,还是要利益?如果利益真的无力兑现,我们是选择坚持,还是放弃?
……
惯于长夜过秋时,挈妇将雏鬓有丝。城里城外多饿客,月光如水照缁衣。
(附:如有要求,可以用化名代替网名)
网友“易难儿”:
高中实行绩效只是事情的直接诱因罢了,在剔除了学校食堂收入、择校生收入等学校创收之后,教师的工资越来越阳光,想保持每年稳定增长只能依靠财政赞助。高中工资不改革,也早晚是要爆发类似事情的。
望峰兄说:“没有人可以要求教师牺牲生存权利来奉献一切,也没有人可以绑架学生发展权利来赢得利益。”这句话我是极其赞成的。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337号